操作快 权威性强 合理价格 省时省力是您评定职称的好帮手!

出版常识

Publishing knowledge

个人怎么出书

分类:出版常识 时间:2017-03-04

  一般的流程是:书稿完成——投稿或者有书商出版社主动来询问——谈出版条件、达成初步意向——图书公司或出版社内部报选题、过审、确定出版——作者和图书公司或出版社签出版合同。这期间可能还会涉及到按照书商要求改稿。

个人怎么出书

  签完合同并定稿后,除了协助宣传,就没有作者什么事了,剩下就是图书公司的运作,包括拿书号、校对、设计、印刷、装订、铺货等等,一直到最终成书上市读者可以买到。

  这个流程并不绝对,操作中会根据实际情况有变化或者简化,比如很多成熟作者在作品完成前甚至开写前就会有人主动约稿,甚至提前签合同(畅销书尤其是系列畅销书一般都这样,以免被别家抢走)。

  有同学问收益,补充两句:正常出版作者的报酬一般是定价x合同约定印数x版税。版税是合同里双方约好的,从百分之几到百分之十几都有。这个意思就是说,假如合同规定印五万本,哪怕你实际上只印了五千本,也得按五万本付给作者钱。往后再有加印,加印一次算一次钱。

  但在实际操作中,不太出名的新作者小作者往往不得不接受相对苛刻的待遇,比如按实际销量算版税甚至不管印数销量直接给一笔钱买断。还有一些偏门不好卖的书籍(比如学术类书籍),会出现不给钱、拿书顶报酬,由作者自己包销的情况。

  再往下,就是自费出书了。

  出书本身需要成本,申报选题,论证选题,编辑看稿,审稿,图书设计,制版排版,印刷,纸款等等,书出来了之后还要进行营销发货等等,每一本书都要经过这样的流程。如果卖得不好,就只能放到仓库里,或者重新变成纸浆。不是每个作者的书拿到出版社都一定有机会出版,出版社也没有义务出版每一本送去的书稿。至于稿酬,也并不能拿作者拿得少说事儿,如果这本书内容一般,作者名气比较小,那出版这本书,出版社是冒着赔本的危险的。当然,国内作者的稿酬普遍较低,这是个问题,也不应该。但是出版社并不是那个应该承担主要责任的坏人。至于说包销书,不排除有真的热爱学术的作者拿钱出书,但十有**都是作者为了评职称或者其他原因出包销书的,因为这部分的书印量都很小,即使走市场卖也卖不动。再说句不好听的,有些书实在是没有出的必要,其价值与出版期间涉及的人力物力资源不太相符。

  如果没有必然出的理由,不建议轻易就去出书,毕竟,这个年代最不缺的就是内容低劣的书稿了,还不用忍受出版社的歧视和盘剥。实在憋的难受,可以先放网上,有些网络平台是免费高效且能给作者盈利的,如果真的好再出纸书,也不错。到时候万一被喜欢"苛待人"的编辑发现了,还能多赚点稿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