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blishing knowledge
CIP(图书在版编目)为一项于出版前设立的图书管理编目系统,世界上已有部分国家和地区设立了这个系统,其本意在于统一图书的分类标准,便于各个图书馆对图书进行分类管理。但“于出版前设立”的特性决定了只能由官方强制设立统一标准,并集中控制所有图书的出版。所以CIP的负面效应是必然要对出版自由造成一定的削弱。
而CIP本身作为图书馆分类管理系统,在某地竟然衍化出验证图书是否是正规合法的重要功能,则是该学科的不正常现象了。因于此,CIP并没有在世界上形成统一的国际标准,也未能像ISBN书号那样在全世界范围内推广开来。香港出版业提倡出版自由,官方管理部门并未引入这项出版前预设编目(CIP),图书出版后由收藏的相关图书馆自行按照各自的分类标准设立编目。
所以,一般的香港出版社的图书并没有CIP数据。但为了将来与中国内地出版业接轨,少数香港出版社如华夏文化出版社亦参考了CIP相关制式,为每本书设置了出版社自己的CIP标准,目的是为了给后期收藏图书的相关图书馆的编目管理工作提供参考。其外观形制上与内地的CIP数据制式基本相同,但只能在香港出版社自己的系统内查询,并不与内地的CIP系统接轨。因为香港出版业和其他行业一样,目前并未纳入到内地相关行业部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