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blishing knowledge
教材处理包括哪些方面?教材处理是指教师对教材的利用,即技巧地高效地利用课文,充分地角度精致地运用课文中的教学资源。通常包括教材、案例、影视、图片、课件等,也包括教师资源、教具、基础设施等,广义也应该涉及到教育政策等内容。教材怎样处理?
(一)、对教材宏观上把握,细微处入手。宏观上把握教材就是把握教材的整体性,把握教材的基本框架、线索与体系;理清每一章节与每一章节的关系,每一单元与每一单元的联系;教材章节间的衔接与过渡如有不当之处,教师要给予补充和解释。这样才能更好地从细微处入手,才能找到教材中分散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关系,以更有利于学生装对教材的掌握。
(二)、对教材进行必要的挖掘和拓宽。为适应高考对学生能力考查的日益增强,教师只把教材中表层知识传授给学生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对教材深一层挖掘,进一步拓宽,以求把教材上的隐性知识挖掘出来,把教材的边缘知识吸收过来,以求学生的知识面更富有深度和广度。拓宽教材,主要是把与教材有关的课外知识适当地纳入到教学中去,以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与掌握。不过挖掘和拓宽教材都应有个限度,要依据课标,不能深不可测,毫无边际,否则就会滥施化肥,后果严重。
(三)、对教材重新整理和改编,以加工成学生乐于接受的新产品。比如对教材的内容采用谐音记忆、歌谣记忆、等各种有趣的记忆方法,让学生把教材内容编成历史短剧、历史相声等各种文艺形式,学生掌握起来就比较容易;把教材上枯燥的语言变得生动活泼,风趣幽默,就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更改传统的重点、难点论。传统教学模式下,我们都强调:“重点突出,难点突破。”但有时重点的知识,有可能学生掌握起来非常容易,这就没有必要花那么的时间和精力去讲解。相反,难点才是教师要花费精力去处理的知识。但难点的确定要因人而定。有可能对学生甲来说知识点A是难点,但对学生乙来说知识点B有可能是难点,而对于学生丙来说,知识点A和B都可能是难点。所以教师在教学中,既要找到那些有代表性的难点知识重点来讲解或处理,还要针对每个学生的难点各个击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