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blishing knowledge
社会学的研究方向如何选择?社会学研究覆盖的范围较为广泛,除了文史哲以外的大文科大致都可以将其视为社会科学,甚至一些侧重经济社会应用的自然科学的某些方面也可以视为社会科学。对于做社会学研究项目,选择合适的研究方向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研究方向选的好,是可以提高项目水平的。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选题呢?
第一,本质的东西才可以作为研究对象,不能蹭热点。许多高大上的东西,不一定就有很深的学理,有的甚至没啥学理。研究方向不是短期凑一两篇论文,是没有捷径的,所以心一定要沉下来,如果你整天想着一两件事情,并且不停地看资料、看文献、看数据,时间长了,自然就有感悟。
第二,大量快速阅读文献。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看文献是免不了的,在找研究方向时,有个基本原则一定要记住,3小时看200篇文献。你一定要说,记不住,看不懂,那就对了,鬼都记不住,何况是人。但是头晕眼花中,忽然有几个词进入你的大脑,说明冥冥中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将你带到这个方向,随时记下来。记住,每个月都要做一次这个事情,在你大脑最清醒的时候快速读200篇。
第三,注重学科交叉。社会科学学科分得太细,这是有问题的,以一级学科为例,诸如应用经济、理论经济、工商管理、公共管理、统计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农林经济管理、图书情报文献学、教育学……。让学科见鬼去吧,多涉猎一些领域,多看看,有些你不一定感兴趣,那就逼自己多看一些,实在不行就快速看,我在大学期间,大概大三大四两年,每周看5本书,大多数看得快,极少数慢,当时仅为补充知识,与做学问无关。
第四,多参加交流。道理还是一样,做学问是不能做宅男宅女的,要多开会,多交流,多与同行或非同行聊天,说不定有意外收货。在这过程中,别指望收获有多大,有时一句话、半句话,有时一个词就足够了。
第五,掌握计量方法。关于这个部分,我准备单独写一篇博文。我比较注重涉猎不同的定量研究方法,长期已经形成习惯,因此有很多奇思妙想。比如创新政策的测度、比如评价方法失灵、比如权重失灵等等,每个点都有一批成果,推进了研究的方法论进步。
第六,与导师保持良好关系。这一点本不想写,有时导师的研究方向可能发展不太好,如果你继续做,未来咋办?所以,保持良好关系你可以有研究选题的一定自由度,或者说你的大论文是导师这个方向,但你自己感兴趣的是另外一个方向。没有导师看到弟子多发好论文不满意的,哪怕方向与他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