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blishing knowledge
出版社出书需要考虑的问题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环就是图书的审稿工作,那么,出版社出书图书审稿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宏观掌控全局——首先说说“大处着眼”
拿到一份稿子,应先通读全书,了解它的整体风格、篇章结构、体例格式,这样才能做到对稿子有整体的把握,实现稿子宏观的一致,不然如果一拿到稿子便埋头从第一页审起,很有可能做一些无用功。例如,在审稿中编辑时常会遇到题序层次格式的问题,有的可能采用篇章节的层次,有的可能采用章节的层次,因而,拿到稿子的第一步通读很关键,在此环节,编辑便应确定全书整体的层次格式。
细节决定成败——再说说“小处着手”
要提高稿子的编辑质量,“小处”是编辑必须要关注的,比如,“的、地、得”的区别,我国各类法律法规发布的时间、内容,各国货币名称和货币单位,稿子中的理论观点、计算过程及数据是否正确,等等。人们常说:“细节决定成败。”相信在编辑工作中,对细节的把握也将决定一份稿件的“成败”。在审读金融类图书时编辑常常要与数字打交道,对此绝不能掉以轻心,从文字叙述到图表中的数据,编辑都必须认真地核对。例如,在编辑理财类等计算量较大、专业性较强的书稿时,编辑更需仔细核对终值、现值、内部收益率等的公式表述、计算过程;在编辑报告类图书时,因其涉及大量的同比数据,因而编辑需要将这些数据与上一年度的报告数据相核对,以此保证每年数据的可比性。在编辑书稿的过程中,稍有疏忽,可能一些细小的前后统一问题就会被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