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快 权威性强 合理价格 省时省力是您评定职称的好帮手!

专利申请常见问题

Publishing knowledge

2017年专利侵权行为最新解读

分类:专利申请常见问题 时间:2017-03-15

  2017年专利侵权行为最新解读

  我国的专利主要有: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型专利、发明型专利三种,现在对于每一个专利的侵权和管理应用中的主要发展方向上都有一定的要求和管理方案,同时对于专利侵权条例小编做了以下总结,小编希望这些信息能够帮助到你。

2017年专利侵权行为最新解读

  根据现行专利法,专利侵权行为的具体形态可分为:

  (一)未经许可实施他人专利行为。这类专利侵权行为必须满足两个条件:未经权利人许可和以生产经营为目的。

  根据专利法第十一条的规定,包括以下3种具体形式:制造、使用、许诺销售、销售或进口他人发明专利产品或实用新型专利产品;使用他人专利方法以及使用、许诺销售、销售或进口依照该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制造、销售或进口他人外观设计专利产品。

  (二)假冒他人专利行为。这类专利侵权行为是指侵害专利权人的标记权。

  根据专利法实施细则(2001)第八十四条规定,包括以下4种具体形式:未经许可,在其制造或者销售的产品、产品的包装上标注他人的专利号;未经许可,在广告或者其他宣传材料中使用他人的专利号,使人将所涉及的技术误认为是他人的专利技术;未经许可,在合同中使用他人的专利号,使人将合同涉及的技术误认为是他人的专利技术;伪造或者变造他人的专利证书、专利文件或者专利申请文件。

  (三)以非专利产品冒充专利产品、以非专利方法冒充专利方法。

  根据专利法五十九条的规定,这类行为需要承担一般的民事侵权责任,由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责令改正并予公正,可予以处罚。

  (四)除法律明确规定之外,在理论上和实践中还存在两种侵权行为:过失假冒,即指行为人本意是冒充专利,随意杜撰一个专利号,而碰巧与某人获得的某项专利的专利号相同。在这种情况下,即使该行为无假冒故意,但其行为结果仍然构成了假冒他人专利。反向假冒,即指行为人将合法取得的他人专利产品,注上自己的专利号予以出售,这种行为显然不够成“假冒他人专利”,但事实上侵害了合法专利权人的标记权,仍是一种侵权行为,侵权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以上这些就是对于专利侵权的一些解读,有关侵权的一些行为和管理的措施方案,你可以来咨询亿百出版网在线编辑人员。他们会详细的为你做介绍指导,小编在这里预祝你的专利早日申请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