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快 权威性强 合理价格 省时省力是您评定职称的好帮手!

专利申请常见问题

Publishing knowledge

专利翻译问题如何解决

分类:专利申请常见问题 时间:2021-11-30

  专利翻译问题如何解决?专利翻译对专利申请的质量产生了各种负面影响,任何一位专利代理人,都应该为申请人负责,为经手提交的每一份专利申请负责。专利翻译问题如何解决?

专利翻译问题如何解决

  1.文法问题

  词汇量和语法熟练度是作为译员的基本素质,在专利代理所,只有经评审及格的代理人才可以进行翻译。

  2.理解问题

  1)术语

  首先,术语的翻译不能止步于只考虑其当前所在的句子,也不能止步于词典。不同的术语在不同的技术应用场景可能有不同的解释。译员自身需要储备有足够的知识和经验,然后结合对整个技术方案的理解,来准确地翻译出每一术语。

  第二,当遇到新技术时,应利用各种学习渠道去了解某一技术术语的本质,特别是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和技术效果的描述起关键影响的术语,包括具体构造、原理和属性等。例如可通过专利文件内的:附图、定义和解释、上下文句意、逻辑、技术场景;在线的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的技术内容;请教身边的行内人士(涉及保密内容除外)来学习。

  第三,除了技术上的考虑外,还应结合专利最大保护的原则,恰当地选用宽泛上位的翻译。

  再次强调,词典也是人编写出来的,他编写这本词典的时候,是基于现有技术。

  2)短语

  越简单的短语,越可能有多种解释,越要防止自以为是的直译。如前述一样,只有理解技术内容本身,才能准确理解某一短语在当前技术场景下的意思,最终才能恰当的翻译为中文。

  3)句子

  很多译员在使用辅助记忆翻译软件,但一定要清楚,机器记忆并非解决翻译质量和效率问题的唯一方案,译员自己的记忆也很重要。高质量高效率的译员,应一边翻译,一边凭记忆回顾前文的翻译,即在全文中把整个技术方案的原理、逻辑等前后贯连地理解,一旦发现自己对前文的理解有误,马上往前修正。在全文理解(注意不是以为自己已理解了)下,即使是很长的具有很多并列的从, 句成分的句子,也有唯一的解释。

  当然,一旦发现无解,且确定是原文本身问题,译员需联系申请人进行确认或必要的修改。

  3.通顺问题

  译员需要锻炼好中文的书面表达能力,做到准确、通顺、无歧义、符合中文阅读习惯。

  4.专利法规的适应性

  外文专利文献的翻译,由具有专利知识,特别是由熟悉中国专利法规和具有撰写经验的代理人来翻译是最合适。在翻译过程中,若译员发现不符合专利法的地方,可以及时联系申请人进行修改,避免上述的隐患。

  5.校对机制

  译员在满足上述要求后,还应设置更资深的校对人员,作为第二或最后一道质量防线。实际上,作为最低要求,译员可来自一般的翻译公司,而校对人员则需熟悉中国专利法规和尽可能具备专利撰写知识。校对人员同样地需要掌握上述所有对策,避免只校对拼写、语法错误。以全文校对为例,校对人员将原文和译文进行全文对比,修正每一处翻译错误,确保每一份提交的文件的信、达、雅。

  对这一点的篇幅较少,因为我们坚信,质量是在第一次做好的。译员才是质量的保证,而不是校对人员。

  6.实时培训机制

  为实现“译员才是质量的保证”,除了对译员的系统培训,还可加入实时培训机制,实际上这可以看做是带实时反馈的校对机制。例如,校对人员同时也是培训导师,在校对时,可引入对应不同类型缺陷的颜色标记,必要时加入文字批注,然后反馈给译员修改,这样可以即时帮助译员纠正错误,掌握翻译技巧。由此可高效的完成翻译-校对-更优质的翻译-更高效的校对的良性循环。